46.11号(1 / 2)

晋江首发, 谢绝转载

“南州城在这,朕的姐姐去的地方在白银喀什农场, 距我们大约一千多公里。”

傅冉抬眼看他:“是坐哐当哐当那个东西过去?”

颜冬青笑了, 纠正她:“不叫哐当哐当,是火车,听说坐之前要买一张和粮票差不多的纸片, 票价是一毛钱一公里。”

“三哥,你懂得好多。”傅冉逮着机会拍马屁。

他们同时来这里,颜冬青学什么都比她快, 她刚学会写简体字时, 颜冬青已经能念英文, 等她能磕磕巴巴说一句“good morning”时,他已经跟颜立本学电路了。

本来傅冉多少有点不平,但转念一想, 能当上皇帝的人, 必然不寻常, 就像这里的主席同志, 能让老百姓无时不刻不诵读红宝书语录, 绝对是顶顶厉害的人。

见她脸上露出神往之色,颜冬青笑:“以后有机会, 朕带你坐一趟。”

傅冉悠悠叹口气,感慨道:“这里的人真厉害, 既能在天上飞, 又会骑两个轱辘的自行车, 还会开大马路上跑的...四个轱辘的...对,是公交车!”

颜冬青轻哼一声,不管他怎么不情愿承认,这里确实有很多大魏没有的东西,无论是作战武器,还是出行工具,都有他们的先进之处。

年初四之后,家属院里上班的开工,说是开工,其实也没啥事。

春节的余热尚在,下井的一线矿工打渔晒网,筛矿的妇女粗箩筛一扔,三五成群坐一块东家长西家短,工会、厂委大会小会开不断,主要还是商讨定下今年招工的工种和人数。

尽管前些年矿上精简了一批职工返乡,空出不少岗位,但这两年为解决城镇人口和矿工子女工作问题,一零五的几个附属厂,每年都在扩招,眼下无论是哪个岗位,都是人满为患,根本不需要再招工。

可南州城还是有很多商品粮户等待就业,无形中使得岗位竞争变大。

自打工会联合厂委开完会之后,整个矿区就炸开了锅,但凡今年家里有娃够年龄报名的,都忙着打听今年有哪些岗位缺人。

廖娟在工会干了好些年,是不折不扣的老大姐,这几天,往颜家串门子的工友是一拨接一拨。

“廖大姐,都是老姐妹了,厂里到底定了哪些工种,能悄咪咪透露点不?”

“她大姐...今年厂委还招人不?咱家爱红是初中文化程度,能进厂委不?”

“冬雪她娘,你估摸着咱家疙瘩能招去下井不?”

廖娟诧异:“刚十六岁的娃,身体还没长结实呢,让他下井干啥?不怕你家疙瘩出事啊。”

问工的是傅冉家门旁邻居刘嫂子,她男人原先就是下井的矿工,出事故走了,丢下刘嫂子和三个儿子,眼下老大满十六岁了,刘嫂子迫不及待要给老大报名。

“能出啥事,出事了还有二蛋和三蛋。”

廖娟可算听明白了,感情刘嫂子是仗着儿子多腰杆直,死了一个还有两个能送终!都这样想了,她还能说啥?

后院徐兰英家,晌饭比平常丰盛不少,辣子炒萝卜丝,蒸马铃薯,还有三合面馒头。

徐兰英眉开眼笑的说:“今天冬雪她娘偷偷跟我说了,咱家燕子好赖上过初中,起码能被选上当学徒工,再走运点,搞不好能去管下井餐!”

所谓管下井餐,其实就是负责给下井挖矿的工人发放食物和糖。

食物通常是馒头、俄式大列巴和咸菜疙瘩,有时还会发点含糖量高的点心,譬如江米条或麻饼。

至于糖,基本是白砂糖和水果硬糖,为的是防止矿工长时间劳动发生晕倒事件。

这年头,但凡跟吃沾边的工作,都很抢手,多少人盯着这块肥差呢,可不一定能轮到傅燕!

“八字没一撇的事,你少在这儿瞎做梦!”傅向前拆她台:“咱家燕子能选上学徒工就不错啦!”

傅燕吃着三合面馒头没吱声,心里不大痛快她爹说这话。

咋就瞎做梦了?眼下新老三届大学高中毕业生全去资源农村建设了,没了他们,放眼整个南州城,还有比她文化程度更高的?

“甭管干啥,总归是要上班挣钱哩!”想着大闺女上班之后就能按月往家交工资补贴家用,徐兰英高兴的合不拢嘴。

大闺女能挣钱了,这小闺女...

眼尖的瞧见傅冉把手伸向簸箕,徐兰英拿筷子敲她手背:“吃吃吃!就知道吃!啥时候学学你姐,早点上班,早点给家里挣钱!”

傅冉摸摸被敲红的手,不软不硬顶她:“您要是早生我几年,兴许我就能上班去了,我才十三,哪个厂敢要我?”

徐兰英无话可说,哼一声,转问:“考试成绩啥时候下来?能考上初中不?”

“得年初八才给通知,校长说了,不用领成绩单,要是考上了,矿上中学会发通知书。”

添加书签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